-
- {{ item.title }}
摘 要:本次研究通过在华北区域某大型奶牛养殖集团牧场开展对比试验考察了反刍专用酵母对泌乳后期奶牛消化率及产奶量的影响。试验选取泌乳后期牛群进行精确对比试验,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上添加反刍专用酵母20g/头.天,主要考察消化率和产奶量;试验共持续21天。试验结果显示:(1)在粪样取样量相同的情况下,试验组第一、二层粗饲料残留量降低了13.84%,第一层玉米颗粒和棉籽数量也显著降低,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2)通过对比试验,发现饲喂反刍专用酵母21天后,试验组比对照组产奶量提高1.13kg/头.天,投入产出比约1:5。
关键词:反刍专用酵母;奶牛;泌乳后期;消化率;产奶量
通过日产奶量测定和粪样分析筛筛粪结果,验证安琪反刍专用酵母对泌乳后期奶牛消化率及产奶量的改善作用。
试验时间及地点
本次试验在内蒙某大型奶牛养殖集团牧场进行,时间为2016年11月12日-12月2日,共计21天。
试验材料
反刍专用酵母:由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每克含活菌数≥200亿。
试验设计
试验对象:泌乳后期牛群
试验选择泌乳后期牛群2个区(C2、C4)依照试验前1周的产奶量,结合泌乳阶段和胎次进行适当调群,确保开展试验2个区初始泌乳天数、胎次、产奶量接近,分别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额外添加反刍专用酵母(20g/头.天),具体分组情况见表1。
指标测定
粪样分析:在试验前、试验第7天、第14天、第21天,按照牛头数的10%以上,收集新鲜粪样,采用嘉吉分析筛进行筛粪分析;
日产奶量:每周统计2次对照组和试验组每头每次的挤奶量,按照分组,计算每天组内平均产奶量。
结果分析
试验结果以Excel 2010进行简单统计,并计算平均值进行比较。
筛粪结果分析
由表2可知,试验前试验组和对照组第一层比例均在27%以上,表明牛群粗饲料消化利用率低。试验7天后,试验组第一层比例有所降低,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表明反刍专用酵母开始逐步发挥作用。试验21天后,试验组第一层比例明显降低(20.22% vs28.43%),与试验前相比降低了28.88%,第一、二层总比例降低了13.84%,玉米+棉籽数量也显著降低(22颗vs14颗),表明牛群消化逐渐得到了改善。对照组第一层比例下降但第二层比例升高了,第三层比例仍较低,残余玉米粒和棉籽数量一直较多,表明牛群消化不理想。
产奶量分析
由表3可知,试验开始一周后试验组和对照组单产均呈上升趋势,试验组高于对照组;试验第11天两组单产均下降较多,主要原因是此期间下雪导致饮水结冰牛群饮水困难所致;第11天后对照组先升后降出现波动,试验组则稳步上升。饲喂反刍专用酵母21天后,针对泌乳后期奶牛,与试验前相比,对照组降低了0.10Kg,试验组反而增加了1.03Kg,相比较而言,试验组比对照组平均产奶量多提高了1.13Kg,投入产出比约1:5。
图1试验期间产奶量变化分析
本试验牛群泌乳天数在290天左右,属于泌乳后期奶牛,产奶量本该呈下降趋势。饲喂反刍专用酵母后,试验组平均产奶量与对照组相比,不降反升,相对提高了1.13kg,这说明日粮中添加反刍专用酵母发挥了功效。反刍专用酵母作为一种天然绿色的饲料添加剂,是源自瘤胃的安全高效的特殊酵母菌株,活菌数超过200亿cfu/克,且不含任何载体,能够很好地适宜瘤胃环境,发挥酵母最大效应。反刍专用酵母以活菌的形式调控瘤胃健康、提高奶牛生产性能的途径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反刍专用酵母属于兼性厌氧菌,进入瘤胃后通过消耗多余的氧气,为瘤胃微生物提供适宜的厌氧环境。其二,反刍专用酵母通过竞争发酵底物,促进乳酸利用菌(埃氏巨型球菌、反刍兽新月单胞菌等)的增殖,抑制乳酸产生菌(牛链球菌、乳酸杆菌等)的增殖,减少乳酸累积,提高瘤胃pH,从而预防瘤胃酸中毒的发生。其三,反刍专用酵母通过促进瘤胃纤维分解菌(产琥珀酸丝状杆菌、白色瘤胃球菌、黄色瘤胃球菌和溶纤维丁酸弧菌等)的生长,提高饲草料消化率,增加挥发性脂肪酸(VFA)和微生物蛋白(MCP)的产量,这也可能是本试验筛粪结果显示消化率提升的主要原因。另外,反刍专用酵母在瘤胃中代谢会产生酵母代谢产物,被瘤胃微生物所利用,而酵母死亡后作为一种益生元可被瘤胃和肠道直接消化吸收利用。因此,添加反刍专用酵母可以有效改善饲草料消化率,促进营养物质消化吸收,延缓泌乳后期奶牛产奶量下降趋势。
添加反刍专用酵母可以有效改善饲草料消化率,促进营养物质消化吸收,延缓泌乳后期奶牛产奶量下降趋势。泌乳后期奶牛添加反刍专用酵母(20g/头.天)21天,产奶量增加1.13kg/头.天,投入产出比约1:5。